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养生,从养肝胆开始


肝胆互为表里;
所以,成语里有肝胆相照一说。
很多现代病都与晚睡晚起;
耗伤了肝胆的阳气有关;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胆非常重要,
因为十一脏腑取决于胆
所以,养生应从养肝胆开始。
 我们先从西医解剖学的角度直观地看看肝胆互为表里的紧密关系,肝位于人的腹腔,横膈之下,右肋之内。胆位于右肋下,是一个梨形的中空囊状器官,通过筋膜依附在肝的短叶间,胆汁由肝的精血化生,贮藏在胆囊里,进餐后,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分泌胆汁,经过脾胃,并注入十二指肠里,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过去,解剖的人有这样一个经验,从动物体内取出肝胆,悬挂高处,可以在室温下储存多日。但是,一旦胆囊破裂,流出了胆汁,肝脏很快随之腐败,由此可见,肝胆就是一对命运休戚相关,同生共死的兄弟,所以,中国成语里有肝胆相照的说法。
 智勇双全看肝胆
人体是一个奇妙而完备的自组织系统,被称为人身小宇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它又像一个微缩的国家。所以,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将人体内的器官分别对应了一个国家的不同职能。
那么,肝胆在一个国家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这说明,肝是护佑国君(心为君主之官),平定诸乱(西医称为解毒)的将军
  中医称肝为血海,也就是说,肝起着储藏并调节血液的作用,肝气只有升发并疏泄得当,血随气行,白天,精血及津液才能按照活动量的需要及时濡养身体,人才筋脉通畅,关节灵活,。思维敏捷,情绪舒畅,到了夜晚,人处于睡眠状态,这时,肝血才能进行新陈代谢。
肝身为将军之官。一定是智勇双全,而不是有用无谋,。所以,一旦将军不司职,国家必定会乱子。同理,肝出了问题,不仅物质身体出现疾病,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情。比如,肝气升发太过,处理事情就急躁,办事草率,冲动,事后往往后悔,反之,肝胆的阳气不足,遇事就会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容易错过时机。
再来看看《黄帝内经》中对肝的描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司法部门,需要在是非之间保持不偏不倚,冷静中正的判断,并有果断的决断力。平时我们常说一个人胆大胆小,指的就这个人胆的阳气足不足,胆气虚,遇事就容易被形容为胆小鬼胆小如鼠闻风丧胆吓破了胆胆颤心惊反之,一个人胆气很足,旁人就会赞许他有胆量,胆识过人。中国古代没有忧郁症这个病名,只是将忧郁症的一些症状,比如胆小,多疑,洁癖,善太息(常叹气)等归类为胆气虚。现代忧郁病的主要原因睡觉太晚,伤了肝胆的阳气。
从《黄帝内经》对肝胆的定义可以看出,物质身体的平衡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肝善谋虑,离不开胆的英明决断,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同济,勇敢乃成。一个人若肝胆的气血充足,不仅精力充沛,做事有条不紊,效率高,而且,处理事情果敢,有魄力,而不会畏首畏尾,或意气用事。
 肝胆养生七要
1“子时前入眠
  养护肝胆最重要的就是别熬夜,最好在一天的冬季,即北京时间21点至凌晨3点进入睡眠,最晚别超过子初23点),以保证胆经在最旺的子时(2300---100)以及肝经最旺的丑时(100---300)进入睡眠,夜晚是人体滋阴潜阳,进行睡补的最佳时段,肝血的净化,再生,胆汁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在这个时段完成;
《黄帝内经》讲十一脏腑取决于胆,取决于胆的什么呢?那就是重要的升发之机;因为;胆经最旺的是子时正是天地阳气初升的时候,如果这时不睡,不仅无法养长肝胆的阳气,还会耗伤阳气;

2“惊蜇起床
  “春气与肝气相通,春主升发。5点为一天的惊蜇,意思是冬眠的虫子都苏醒了。如果这时依然卧睡,由于体内的气血较旺,筋脉就容易受到压迫,所以,起的太晚,人就会觉得浑身隐隐酸痛,精神上也会出现没精大采。甚至郁郁不乐。如果睡眠不足,也最好5点起床,可以打坐或室内走一走,以升发体内阳气,困时,在睡个回笼觉。

3心情平和
肝做为疏通人体的通道,非常娇气而敏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体内的气机就会不顺畅,《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不止大怒伤肝,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太过,都是伤肝的病因;

4常闭目
  《黄帝内经》说人卧则血归于肝又说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肝有藏血的作用,而眼睛相当于储藏室的的门闸,人在躺下的时候,都会习惯于闭上眼睛,所以,夜间睡眠是养肝血的最好方法。另外,白天应尽量减少面对电脑及看电视的时间,乘做公车的时候,可以闭目养神。

5晨起拍胆经
  胆经是沿体侧从头到脚的一条阳经,胆为少阳之气,相当于体内初升的太阳,养护肝胆除了应时的睡眠,还有一个法宝便是每天沿着双腿的外侧敲打胆经,需要提醒的是,应在清晨或上午敲打胆经,并且,不易过量敲打。夜晚属阴,如果晚上或临睡前敲打胆经,会使胆升成阳气,令人亢奋而难以入睡。所以,通常晚上九十点入睡的人,自从开始晚上敲胆经后,除了入睡慢,有的还会习惯性地在子时丑时突然醒来,这就是肝经和胆经有热的一个外象。

6疏通肝经
肝火大的人按摩肝经循环行在脚背上的太冲穴,可以平肝气。另外,将脚底板翻朝向自己,用左手手掌将左脚脚趾向上向外翻起,这时,用右手按压左脚地板,会发现一条硬筋,也是肝经循行于脚的一条路线,肝气虚的人,这跟筋不明显,而肝阳亢,或有内热的人,这跟筋多会很硬,缺少弹性。晨练时可按压此经。
7养肝食疗法
  肝气不足,体寒的人可以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烫过的热酒,辣椒,红参,蜂王浆,当归,阿胶,红枣,桂圆,黑糯米粥等温补食物,有内热的人,温补易燥热,适宜平补的枸杞,黑豆,红豆,链子等食物,可以用小米加山药,花生,米豆(或黄豆)熬粥,键脾养肝;另外,晚饭易少吃,可以多吃顺气的白萝卜,或饭后用安神助眠的酸枣仁泡水喝,有助于改善失眠或睡不安宁,酸味和青色无行与肝相应,阴虚内热及肝阳亢进的人,都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宜吃些性平性凉的绿色蔬菜,比如芹菜,蒿子杆,菠菜,苋菜,绿豆牙,醋责小菜等酸味食物,清火的绿茶,花茶等,除了与体质相应,食补也应顺应上午补阳,下午及傍晚滋阴的自然规律。
 肝身为将军之官一定是智勇双全,而不是有勇无谋。
所以,一旦将军不司职,国家必定会乱子。
同理,肝出了问题,不仅物质身体疾病丛生,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情。


肝胆简易自诊
眼睛:肝开窍于目。肝的精气充足,视力好,双目炯炯有神,肝气不足(即阳虚)眼窝多凹陷,目倦神疲;相反,肝阳亢进;一般眼球外突,眼袋大,脾气急燥,爱发脾气,易目赤肿痛。平日温和的人若眼代大,说明克制力强,但容易独自生闷气。肝阴虚指的是体内血液和津液等起到濡养润滑作用的物质不足,脏腑好比机器缺乏润滑油而干磨生热。肝阴虚的人也会出现目赤肿痛,以及视物模糊,夜盲等;
 眼泪:泪为肝之液即是肝的精血所化,可以起到润眼,排除异物的作用,肝阴虚,泪液就分泌少,眼睛干涩。肝胆阳气太虚的人长觉的委屈,爱哭;
 舌头:肝胆阳气不足人,舌色淡,苔白。阴虚内热的人,舌色红,重者呈绛色。另外,舌两侧对应肝胆。有针刺般的红点或黑点,或淤青,说明肝胆有热。
 头痛:不通则痛,气滞血淤会使人头痛,,具体来看,依照肝经和胆经的循行路线,头顶痛,是肝经不畅的原因,头两边痛则是胆经的问题。
 面色:肝气疏泄不足,胆汁无法正常进入十二指肠,滞留脾胃,脾主肉胆汁等积物溢于于皮肤腠里,就会出现面色萎簧,无光华,以及面斑。
 乳腺:女性出现乳腺增生,或患乳癌,都与肝气郁结,气滞血淤有关。需要及时调整作息,饮食及负面的情绪习惯。
 指甲:肝主筋,其华在爪,肝阳气充足,藏血功能正常,指甲是健康的粉红色,有光泽,质地坚韧;反之,肝气血不足,或有血淤,指甲就会色淡,甚至色黑,质地萎软,
腿脚: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这里的筋指的是身体的韧带,肌腱等部分。肝气不足,就会腰膝酸软,,肝阴虚,也会腰膝酸软,区别在于:肝气不足的人体寒,怕冷,肝阴虚的人易生内热。肝阳亢进的人,坐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抖动腿脚,或者坐不安宁,来回走动,这些都是肝燥的一个外向。
 尿液:当胆汁不能顺利加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吸收,可能上逆,导致口吐黄水,也可能从尿里排出来,尿液颜色就会象浓茶一样变深;
 月经:女性睡觉太晚,节食减肥等,都会造成肝血不足,出现经量少,色淡,延期,甚至提前闭经。肝气太虚,无法固摄肝血,会出现经期长,量多,淋漓不净,甚至血崩。痛经是因为肝气不畅。

大便:肝气升降机制失常,胆汁分泌减少,或无法及时注入肠道参与消化吸收,就会导致一系列的脾胃和肠道疾病,。比如,有一类人,体型偏胖,脾气大或内急,便稀,不成型,有的一天大便多次。也有的人便并不干硬,却便秘,是阳气不足,污秽无力下行的原因。
 阳痿:中国古代又称男性生殖器为宗筋肝主筋,肝气不足,就容易出现阳萎。
中医认为,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热往来, 烦喜呕,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黄等症,多为胆热上蒸所致.
建议你最好上附近的大医院看下消化科或肝胆科.

涌泉穴


  涌泉有开窍醒神、交济心肾之功。实火炽盛能釜底抽薪;虚火上炎可壮水制火,常用于与心肾有关及脑部病症的疾患。同时对于脑中风产生的尿失禁吞咽困难,语言 不利,思维混乱,反应迟钝也有极好效果。集通经活络,调整气血,沟通脏腑,醒脑开窍于一穴。

中医学认为:肝肾同源、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骨生髓、肾为肺之子、肾为胃之关、肾主两下肢、肾外开窍于耳、肾藏志,所以肾经和肾的功能联系非常广泛,作用 非常强大。涌泉穴,居于足底,解剖位置有别于其他井穴。是属于心肾两经的相接点。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涌泉穴止于俞府穴。主肾及其经脉循行部位的病症以及与 肾有关的肝、脾、胃、心、肺等脏腑及骨、髓、脑的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刺激涌泉穴,能使局部神经末稍的敏感性大大增强,使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糸统得到调节,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腿脚运动灵活,有助于醒脑提神 加强记忆

  血海穴  

  增进血液 轮回。在膝盖内侧上方三根手指头的位置,用一只手或双手的拇指逐步充实加以非常刺激。
(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午饭前按摩膝盖上的血海穴,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雀斑。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三阴交穴

  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三阴交穴的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 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不孕症、治疗月经痛、治疗妊娠恶阻等。 




漂亮的耳环!价钱大众化!存货有限!最适合有独特气质的女孩

Swiflet Sound, Bunyi Walet, 引燕声 please go to link below

http://myprincess222.blogspot.com/2011/03/swiflet-sound-bunyi-walet.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mazon Banner